• 與海豚有約的四月早晨

    Dating with a dolphin in an April morning.
     

     住在牛皮紙袋裡的是令人雀躍的鄉村雜貨風格的紅白格紋油紙袋,
     油紙袋內躺著的是封面經過設計並印有自己照片及名字的DVD光碟盒,
     而光碟盒中的DVD(閃著藍光所以猜測它是藍光DVD)裡存放了四個多月前某個早晨的愉快時光。

     抱持著如拆禮物般興奮的心情,我讀取光碟內容,邊看邊笑。
    文章標題是我為這份作品取的名字,

     以下將介紹其由來,與相關重要人物。



     緣起
    2012年初依然寒冷的某一天,被隨意連結到的攝影作品吸引。

     影中女孩和同輯的照片整體皆散發著明亮溫暖又清新自然的風格,
     我忍不住多看了幾張,並進一步瀏覽攝影師其他的作品與個人介紹。

     當發現攝影師是位笑容甜美的年輕女性(加分),具有模特兒經驗(再加分),且接拍個人寫真(我願意)時,我內心的寫真魂開始蠢蠢欲動,
     不禁幻想:「我讓她拍起來也會跟剛剛照片裡的女孩一樣清新甜美自然嗎?好想看看專業人士鏡頭下的自己唷!」

     思索了大約兩天,
     二月底提筆寫信給攝影師洽詢,後相約同年4月9日早晨7:00展開拍攝行動。



     前置
    幾次信件往返中除了選定拍攝地點、列出可能使用道具、也溝通了想呈現的畫面與風格。

     一開始內心抱著演戲的想法(自以為北島麻亞) ,所以希望呈現有故事性的劇照氛圍,還寫了一張以小明為主角的拍攝重點。
     以下節錄某封信的內容,從中可窺知我曾經在想什麼:

    ……走自然生活照的路線,表情豐富一點, 像是去約會邊玩邊拍(例如小明&小華一起去公園郊遊, 在公園裡聊天吃東西跑來跑去躺著休息玩得很開心, 但玩到一半竟然走丟了,還好最後有找回來,結局幸福快樂)…..

    看完我夢想中的拍攝路線,攝影師給了一個很關鍵的建議──氣球;說關鍵是因為沒有這個建議我大概就不會去找氣球,也就不會有海豚這淘氣的小遊伴加入堅強的演員陣容。

    起先我看的是一般婚紗或寫真中較常見的圓型或愛心型氣球,看著看著發現氣球的世界還真多采多姿,顏色、物種、尺寸應有盡有,於是我捨棄中規中矩型的氣球開始找兼顧存在感與價格可親近的動物氣球,最後選擇了80cm左右的藍色朋友。其實,這選擇就已經註定最後的作品不會是單純的清新聖潔少女寫真,而是帶有個人搞笑特質的氣質寫真。 

    為了海豚,拍攝前一天我特地坐捷運到永安市場站,在太陽下繞了一點路後把他領回家,第二天再抱出門。
     


    過程
    攝影師非常親切且令人放鬆,在他面前可以放心地笑,可以完全信任對方能捕捉到美好的畫面,而不用刻意擠眉弄眼。在拍完信裡指定想拍的一些畫面與使用完我帶的小道具(直笛、紙飛機)後,攝影師建議移師到植物園,在植物園裡又邊走邊拍了不少,還遇到了阿松(松鼠)與幾隻阿貓。

    話說坐捷運到植物園的過程中,攝影師在下月台電扶梯上站我前面,竟大膽轉過身拍我,看到他兩手持相機沒空抓扶手讓我很擔心她的安危,雖然拍到了好畫面,不過還是要多多注意安全。


    而攝影師和我很有默契都想要把藍藍香放生作為拍攝句點,所以有了最後的天橋放生記。感謝藍藍一上午的陪伴,以及雖一度疑因下雨潮濕倒地飛不起來,最後卻仍能配合地化身蛟龍遨遊天際(BGM:飛龍在天)

     拍完後和攝影師一起吃摩斯午餐,聽他敘說走這條路的原因後,佩服之餘也真心想為這位勇於築夢踏實的年輕女性加油。而那天回家後一直持續著有如沐春風般的好心情,應該是攝影師鄰家女孩氣質的功勞吧。
     
    忘了說,其實我一度想要拍拍看嘟嘴裝無辜性感的Lena風格正妹照,不過攝影師說每個人有自己適合的風格(大意如此),事後也覺得她說得沒錯。而攝影師當時說的另一段話我也相當同意,之後在其facebook又有看到類似的意見發表,原文已不可考但大意是:有些事不要等,等到後來可能就不見了。(BGM:最近商品出問題的黃湘怡的等)



    結語
    上文提到的年輕才美女攝影師芳名梨寶,(facebook專頁無名相簿)
    感謝梨寶認真負責地攝影、動作指導、修照、dvd封面美工等一手包,為了完成作品還超時攝影,不會因為表定時間到了就催促客戶好快些閃人。 
    這次的照片畫面美麗不在話下,但卻不失真;照片裡的還是真實的自己,看得到個性, 看得到到自己值得肯定的美好面,與稱不上動人卻可以一笑置之的趣味表情。

     這次照片給我的感覺是:梨寶有能力拍出比日常認知中的更美麗的你,而不是一個也許美麗卻失去個人特質,連你爸爸媽媽都認不出來是哪位的陌生人。(當然被拍到熟人認不出來不是壞事,只是我這次的訴求不是face off,是自然生活風嘛)

    不過梨寶並不只會拍自然風的照片,瀏覽其攝影作品集會發現,自然清新的照片雖占多數,但也有色彩鮮豔、風格較時尚、大膽、強烈的作品,所以各種風格的作品應該都可以放心交給他吧。除了攝影作品,美麗的梨寶作為模特兒的作品也值得觀覽,和其攝影作品一樣,兼有清純與冶豔性感風格。
    最後再次謝謝專業攝影師梨寶。


            
  • 捷運-可是我想坐這個

    一位媽咪坐在月台中央石凳上,她的小男孩(幼稚園年紀)站在一旁,好奇地張望四方。
    列車要進站了,小男孩忽然一下往月台邊跑,一下又往升降機跑,媽咪趕忙叫小男孩回到他身邊別亂繞。而小男孩看起來一臉疑惑及不情願,雖然應聲往媽咪方向走,但沒兩下又向升降機去。
    「車車要來了,別亂跑!」媽咪對小男孩說。
    「我想坐這個。」小男孩指著電梯。
    「那個是電梯,我們要坐車車喔。」媽咪回答。
    「為什麼?可是我想坐這個。」小男孩似乎無法理解,為什麼同樣是可移動的有門扇金屬長方體,車車可以搭,眼前的升降機卻不能。

  • 捷運-XX吃不吃

    捷運上有個幼稚園年紀的小女孩歡欣地不斷嚷嚷:「我要吃XX~我要吃XX~
    女孩的媽婉言請女孩放低音量,小女孩卻依然故我。
    最後女孩的媽媽使出殺手鐧:「你再吵,我就拿真的XX給你吃。(重複兩遍)
    女孩聞言安靜了幾秒鐘,然後降低了音量說:「我要喝牛奶~」

    看來小女孩是真的怕她媽媽拿XX給他吃。

    個人覺得也很有趣的是,小女孩要下車時(後來發現他還有個更小的妹妹在身邊),用他稍早想要吃XX的音量說:「媽媽~你的肚子為什麼這麼大?」
    可是在我看來那媽媽既沒懷孕,身材也適中,不知道小女孩怎麼會忽然有此疑問。

    p.s. XX非食物,但沒有食物就沒有XX。

  • yachtswoman

    傍晚去了趟漁人碼頭,回程搭渡輪至淡水老街。
    喜歡船在水上行進時不過度的顛簸感,哪天真想自己開小艇體驗迎著晚風夕陽乘風破浪的快意。
    回家後搜尋開船駕照資訊,發現一條新聞
    學開遊艇成風潮! 女性掌舵考駕照 


    最後附上天光雲影共徘徊之海上落日。
    (這海平面角度讓我聯想到神鬼奇航某關鍵的一幕,不知是否有人與我同感)


  • The Dark Knight Rises

    內文有雷
    還沒觀賞者請慎入

    時間:7/21 10:20
    地點:美麗華天母影城
    票價:260
    座位: 8廳J排3號
    (算中間的位置,如果是K或L應該更好,H排之前不用考慮)

    正片之前的廣告播了好久,記得有神鬼認證4、攔截記憶碼、浴血任務2、還有明年八月的鋼鐵人。
    雖然預告片都很吸引人,但是加上前後的政府廣告(客委會、打工記得勞保、賣萌小綠人),不知道有沒有半小時長,對於即將觀賞長片的觀眾來說未嘗不是一種精神折磨、膀胱試驗、與時間浪費。
    個人覺得廣告長度應該要配合正片長度調整,在片長超過兩小時的情況下適度縮短,不要讓觀眾被關在放映廳裡過久。不過一定有不少人主張廣告長度要與正片長度成正比才合理吧,畢竟一般看電視時,原則上若不轉台,則時間經過越久觀眾看到的廣告數量會越多。

    因為前兩部的劇情跟人物都忘掉大半了(四年前耶),所以本篇只就記得的登場人物分別記錄心得。

     1.阿福
    韋恩家的專業管家,關心布魯斯一生的幸福,最大的心願是看到布魯斯擁有平凡美滿的家庭生活,不要再背負著任何身分或傷痛吧。
    為了維護布魯斯大少爺的感情與自尊,他曾經選擇對布魯斯隱瞞瑞秋決定嫁給哈維市長的決定;如今又因不忍布魯斯精神萎靡不問世事,缺乏求生意志使自己越發陷入不幸的深淵,而選擇在坦白真相的同時忍痛離開他從小照顧到大的少爺,期望自己的行動能讓布魯斯明白些什麼,進而重新啟動布魯斯的人生。

    當阿福字字血淚向布魯斯敘說時,我彷彿看到哈利波特電影裡的麥教授在講話,不知道為什麼這集覺得兩位演員好像,前兩集明明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

    2.布魯斯
    前兩集我最愛的布魯斯,這集對他少了從前強烈的心動。
    從他身上得到的啟示是,要看新聞,要關心自己的財產。

    還有他在地牢裡看到金髮男人的影像時(我竟然忘了那男人是誰的爸爸),瞬間想到Dextor,好分心。
     

    3.貓女
    安海瑟威長腿蜂腰曲線玲瓏,配上矯健身手與收放自如的演技,危險慧黠又充滿女人味的形象超級迷人。

    4.布雷克
    演員是戀夏五百日的男主角,不過在看完全面啟動後,對他的印象就轉換為帥哥亞瑟。
     比起布魯斯,熱血警探布雷克這集更讓我心動 ,總覺得他表情很迷人。

    接近片尾時好像透露他的本名是羅賓(這邊沒看清楚),那之後會有羅賓傳奇嗎?

    5.米蘭達與班恩
    本名塔莉亞的米蘭達在表白自己才是黑暗中長大的孩子時,頭髮束在腦後搭配有點民族風的服飾,竟然看起來很像印度美女,大概是因為法國演員瑪莉詠柯蒂雅有高加索血統吧。(不確定,個人感覺而已)
    米蘭達與班恩的愛情故事沒有特別感動我,他毀滅高譚市的理由我目前也記不清楚(與他過世的爸爸=布魯斯的大師=因班恩愛著塔莉亞而將班恩逐出武術聯盟者有關),只是在米蘭達和貓女這兩位性感聰明的女人身上,我看到柔軟、勇敢、與執著的力量。

    6.高登
    只記得他上一集很重要XD 他幫小小布魯斯披外套的回憶畫面&布魯斯把中子彈拖走前對他說的話好感人。

    7.Cillian Murphy
    這集依然散發病態的美感。

    8.地牢裡的醫生
    布魯斯不靠繩索終於在第三次挑戰中要成功逃出地牢時,醫生第一次加入了其他犯人為布魯斯喊加油的行列,那畫面與聲音令人動容,是我心目中本片三大催淚點之一。(另外兩點阿福包了)

     最後布魯斯把中子彈拖到海灣同歸於盡(聯想到復仇者聯盟之鋼鐵人義舉),隨後的布魯斯獨白與葬禮畫面令人忍不住流淚。
     難道布魯斯就這樣掛點了嗎? 布魯斯你得到幸福了嗎? 

    劇末,在佛羅倫斯海岸邊度假的阿福看到了布魯斯與貓女瑟琳娜約會的日常甜蜜影像,那是真的嗎?還是阿福的想像?
    那個畫面使我想到全面啟動的最後幾幕,陀螺是轉是停對當事人來說已經不重要;管他是真是夢,能相信眼前的幸福就夠了。

    總的來說,TDKR帶給我的感情共鳴沒有前兩集強烈,
    記得當初看Batman Begins的光碟時,很喜歡所以短時間內看了兩遍(一次vcd一次dvd)
    但TDKR有值得討論省思的對話,因此我想還是值得一看。  

    ——————-
    爬文後,發現布魯斯還活著,原來自動駕駛的梗作用在這!
    忽然覺得眼淚白流哈哈,我好遲鈍喔XD 
     不過布魯斯跟瑟琳娜可以幸福快樂真是太好了。

      

     @相關網誌
    The Dark Knight   
     http://www.wretch.cc/blog/yasiec/13508226
    Batman Begins
     http://www.wretch.cc/blog/yasiec/13508107

  • 薏仁牛奶(鮮美紅豆湯)

    在雙連站附近喝到超好喝的薏仁牛奶,無糖就很順口,滋味香濃用料實在,500cc 60元,真心推薦。
    店名沒記錯的話叫「鮮美紅豆湯」,小小一爿店除了現打的果汁與牛奶飲品外也賣刨冰糖水,生意看起來很不錯。

    回程上捷運前在捷運站口附近線形通道旁一家叫「京都」的小店用定食晚餐,以一百出頭的價位來看c/p值算不低。
    結帳時老闆說他們是花蓮的鄉民(我懷疑鄉民兩字是我誤聽),用的米是花蓮的米所以特別好吃。
    改天再經過叫份他們的招牌手工可麗餅來嘗嘗好了。

     

  • 623毛球任務

     上禮拜六凌晨參與了去三重果菜批發市場推廣SunGold奇異果的打工。
    SunGold不是黃金奇異果也不是常見的綠奇異果,是更新的品種,特別適合怕酸以及有糖尿病的人,因為他不酸且GI值低。

    凌晨三點半先在仁愛圓環旁的公關公司集合,所以我叫了兩點二十的計程車,想說早到一點總比遲到好,結果不是早到一點,是早到了四十分鐘。
    司機先生從我家大門飆到仁愛圓環只花了28分鐘左右:可以開一百絕對不開九十,可以超車絕對不做老二。
    全程感覺有點像在坐很平穩的雲霄飛車,大概是我太弱了。

    三點半集合完換上T恤後大家一起把推廣所需器材搬上車,往三重前進!
    因為喉嚨不行的關係,我的主要任務是切奇異果, 其他人則是拿著試吃品在市場中逡巡請來批貨的老闆們嚐嚐新品,鼓勵他們買SunGold回去賣。
    剛開始我切的不太美,但在另一位女孩的指導下抓到訣竅,馬上變專業。

    今天也看到好多人的優點,像是就事論事、只考慮如何達成目標而不說些有的沒的等實在的工作態度,以及積極直接的推銷能力等,都讓我心嚮往之。

    收工後回到家還不到中午,早起的一日時間特別多,比上回的Nike慢跑還多XD

    總之有空可以吃吃看新奇異果,我有拌優格來吃,很適合當早餐或點心;再加點穀片或巧克力甚至冰淇淋一起吃滋味應該也會很不賴。

     http://www.zespri.com.tw/index.php 
     

     

  • 捷運─幽默大師

    地點:捷運上

    一名穿著灰色僧袍的女師父(應該就是所謂的尼姑吧)坐在捷運最後一節車廂的三人座上,座位旁邊是可靠坐的鐵架。
    一名穿著無袖的纖細長髮女孩拖著超巨大行李箱上車,看那行李箱的尺寸是要回鄉吧,還背了個小小的海報筒。

    師父看女孩拖著大行李箱站辛苦,好心招呼女孩來坐他的位置,因為鐵架旁要放行李比較方便不檔路,他自己改坐三人座的中間座。
    女孩婉拒了一陣後說聲謝謝還是接受了,於是師父和女孩聊起天來。

    師父聽女孩口音不是本地人,於是問:「哪裡人呀?」
    女孩:「香港」
    師父:「來玩呀?」
    女孩:「來唸書」
    師父:「喔~來唸書呀,來唸軍校嗎?」
    女孩:「唸北藝大」

    師父實在太幽默了,噗哧。

  • [TV] Trapped: Alive In The Andes

    This story is really touching!
    (下有雷)

    絕處逢生:安地斯墜機事件

    Release Date:

      7 September 2007 (USA) 
    觀賞頻道:NGO HD
    觀賞日期:2012/6/11 (Taiwan)
    網站節目介紹:
     1972年10月,一架搭載45名烏拉圭橄欖隊球員和機組員的飛機在偏遠的安地斯山脈墜毀,32名生還者受困山中。他們只有少量的食物和水。在沒有救難跡象下,生還者作了一個極端的決定:他們必須吃人肉。數週後,三名球員試圖尋找救援。最後,終找到有人居住的城鎮。
     

     IMDB Storyline:

      It is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survival stories of the 20th century. A plane crashes 4 000 meters up in the Andes. After 10 days rescuers give up the search. The abandoned survivors have no water or food. Facing starvation, they break the most sacred of human taboos. They are trapped for weeks in one of the most forbidding environments on earth. After 61 days, two of the passengers embark on an epic trek out of the mountains. They endure the worst ki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ain, to save themselves and their fellow survivors. Their story is a testament to the strength of human will. Written by History Television  


     

    無意轉到的節目,在台灣不是第一次播,應該有不少人幾年前就觀賞過。真人真事改編,採戲劇演出與生還者真人訪談交錯的常見形式呈現,故事滿感動我,鼻涕都流下來了。
     
    主角在空難中先失去了母親,過幾天重傷的妹妹也在他懷中去世,他和其他飢寒交迫的生還者在半截機艙裡等待救援
    食物吃光了,卻還沒有人來,再這樣下去生還者們遲早也要死在這除了雪與岩石外什麽都沒有的安地斯山脈中。

    於是在一位有醫學背景的生還者領導下,大家開始珍惜地靠罹難者遺體補充蛋白質,不然虛弱的身體不知道可以撐到什麽時後。
    日出日落,主角不想坐以待斃,他想試著翻越山脈求援,就算在求援的過程中不幸倒地,也好過死在這片沒有希望的慘淡白雪裡。
    又過了一陣子,夜裡一場雪崩襲擊生還者們棲身的斷裂機艙,主角被雪活埋,好在沒多久就被其他人救出;但也有人沒這麼幸運,生還者人數隨著遇難天數增加漸減。
    經歷雪崩以及尋獲收音機卻收聽到當局已經認定無空難生還者而停止搜救他們的行動,主角與他的朋友知道不能再等,他們終於訂好外出求援的日期,並積極利用身邊的有限資源(來自旅客們的行李與破損的機艙)準備翻山所需物資。
    離開的那天,主角許諾將母親及妹妹的遺體捐給生還者們作儲糧。

    另一方面,某位生還者的父親在當局放棄搜尋後仍靠自己的力量挨家挨戶不斷打聽墜機消息,甚至還自費租小飛機尋找生還者的蹤跡,就是不想放棄找到兒子的希望。

    求援的路並不如想像中順利,高山空氣稀薄,虛弱的主角與朋友們只能靠著意志力死撐過度使用的肌肉,走一步算一步。他們沒有想到爬到山頂後看到的不是翠綠的山谷與民房,而是綿延的雪山。
    它們跪下了,可是他們沒有放棄前進,沒有倒下。

    九天後,主角與他的朋友下山了,在一個小河邊他們看到了人跡!
    終於,在飛機墜毀後第72天,生還者們重獲希望,得以在聖誕節前與家人團聚。

    對所有人來說,這是真正的聖誕節奇蹟。

    72天,兩個多月,寒冷的零下雪山,好難想像這些人是如何撐過來的。
    不禁想,如果遇難的是我,我會直接放棄,還是勇敢地想辦法外出求救?
    外出求救特別講求體力與意志力,所以說健身是自保這句話千真萬確,因為若沒有強健的身體該如何保護自己和重要的人? 只能出一張嘴的人面對大自然時會有多少力量?

    根據維基百科,此事件亦曾改編成電影Alive( 我們要活著回去)與Surv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