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試結束終於可以來記錄這件有趣的事。
Category: 生活Life
-
生活隨筆-結緣洗手乳
五月開始在台北畢業實習,單位所在的辦公大樓每一層平面面積不算小,共有八台電梯(六台客梯,兩台備用)。
我上班的樓層除了實習單位外,尚有另外四五家公司,整層女性員工共用配有五個馬桶與四個洗手台的女廁。
-
嘗試為你打氣 try to inflate
今日去地下停車場把媽媽久未騎乘的捷安特淑女車牽出確認車況。淑女車被放在汽車駕駛側車門與牆壁的夾縫之間,看起來後輪有上鎖,但輕輕一拉發現──根本沒鎖,虧我特別帶了鑰匙。
小心翼翼把淑女車從夾縫拉到車道上的瞬間,小生物從輪下如蹬了助跑器一般噴射向我的左腳,感受到毛毛的膚觸只好大叫一聲並跺腳。一騎上淑女車,立刻驗證了輪胎已沒氣事實。
戒慎恐懼從車位後方的白色整理箱內取出看似打氣筒的玩意兒,那整理箱蓋上還放了一把粉紫色舊直傘與一塊藍色吸水布,我多害怕移動他們的瞬間又和小生物相見歡,人生真是有很多不得已的時刻。
原本想就地打氣,但把氣孔蓋打開後立刻意識到此地悶熱又有蚊蟲根本不宜久留,於是把淑女車先牽回家。牽回家後打電話問腳踏車店可否只帶去打氣,對方回答:「我們店外有自助打氣筒,可以自由使用。」
「那如果不會用呢?」
「那就學一下囉。」電話另一頭的男聲表示。既然去腳踏車店也要自己動手,那不如先試試看剛剛帶上來的打氣筒能不能用。
上網搜尋腳踏車打氣教學,發現打氣要注意胎壓,這流程太陌生了看來我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幫腳踏車打過氣。
雖然打氣筒上有胎壓計,但把打氣筒跟輪胎氣嘴接起來並踩了打氣筒踏板數回後,我依然參不透現在胎壓多少。而且輪胎的氣始終沒有充滿,因為騎上去時輪胎依然扁塌。
最後,我決定週末還是找腳踏車店報到,至少自助打氣操作不順時,還找得到專業人士詢問。2018.07.01
[今日學到的腳踏車打氣技巧]
器材:沒有胎壓計的充氣馬達
步驟:
1.以手指按壓輪胎,若可輕易壓扁表示氣不足,應充氣。
2.將打氣機氣嘴緊壓輪胎氣嘴,壓至無聲代表打氣中,若持續聽到嘶嘶噴氣聲,代表氣沒有送進輪胎內。
3.每次充氣不要超過兩秒,邊充邊以手指繼續按壓輪胎評估充氣狀況,當輪胎已無法按凹時,代表氣已足夠。 -
2017三月至四月生活小記
2017.04.28
Last working day of April.
Today’s weather is the kind of weather which always make me feel “ah, so great to be alive”. And the glittering version of Taipei101 building was so beautiful, it’s definitely one of the best versions of all!
這種討人喜歡的清涼陽光天總會讓我用日文對自己說: 活著真是太好了。(用日文可能是因為,日劇很常聽到類似台詞吧XD)四月工作日結束,yeah~~~
2017.04.21
託外出送件的福提早離開辦公室,送完後在台北車站人潮洶涌的地下連通層被一太太詢問:[南西新光怎麼走?],確認他真的要去南西不是站前後,順路的我便帶他走到中山地下街的起點處,太太至此認得了路,謝過我便快速朝目的地行進,在此恭喜這位太太隨機問到專業的我。
2017.04.16
花椰高麗蘑菇稀飯。
剩飯加水&冷凍花椰&蘑菇罐頭&高麗菜葉一起煮開便成了。
還有加點海南雞醬與蛋一顆,但只是給飯增添了油香與色彩。
2017.04.14
So-called #tab .
Doing things you are not that good at help you experience the limit of yourself, think about any possible way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make you know yourself better.
手腳慢今天事情又比較多,所以把禮拜一早上要用的27X5份側標帶回家邊聽音樂邊貼。
下班走在信義路上(今天可由世貿走到大安森林公園),思考自己碰到這樣的工作內容,也許不是要我成為側標王,而是要我體會某些節奏與限制,以及看到他人的善良與作事手法,而這一切終歸能讓我越來越認識自己。
現在的同事都很樂意提供協助與指導,真心感謝您們的照顧。(寫這句希望有天同事會看到哈哈哈)
-
2017.04.08
剩菜泡菜炒泡麵。
Fried instant noodles with kimchi and leftover vegetables from last supper.
因為三月底很想吃炒泡麵,於是愚人節當天在越南小吃店買了炒泡麵,但回家打開發現竟然是炒pho(太驚訝緣故當下以為是陽春麵,不知是我畫錯單還是怎樣),百感交集今天決定自己配剩菜做做看。
-
2017.04.02
與愛雪麗及咪諾麗的歡唱日,四小時轉瞬即逝。
解散後從西門走到圓山,印象中途經:中華路,迪化街,南京西路,寧夏路,民生西路,與中山北路,走在陽光灑落的清涼空氣中讓人心情很好,能好好散步的地方值得珍惜。 -
2017.03.31
禮拜一滿心炒泡麵,到今天更想吃菜,正好走到中山站附近便探探好一陣子沒來吃的天空之橋。到現場發現,店隔壁的店換了! 這店目前的狀態是我看過其狀態的第三次進化吧,最喜歡的還是店有半戶外用餐區的非鄉村風寬廣空間時期,有經歷過真是太好哩。
2017.03.25
鹹蛋甘藍&豆芽排骨筍湯
洗筍時摸了一手黑毛令我大驚失色,聯想到被秋葵毛扎了一手的回憶,還好這毛比較軟,雖然會刺入表皮,但乾了自己會掉不傷肉。 不知如何處理拿削皮刀猛削,後來媽媽看到拿了把小刀給我,這樣切起來快多了,並問我怎沒給人家去殼(因為我在超市買的……)。 鹹蛋甘藍則是參考苦瓜鹹蛋作法,剛好用完最後一顆鹹鴨蛋。甘藍菜現在很便宜,因此出去點燙青菜別點甘藍較划算。
好宅喔今天,看了野模,張景嵐跟李依瑾超正。
2017.03.18南西六號公寓with甄純: 店員親切、店狗熱情、空間舒適、咖哩正常、甜點漂亮煮飯研究所with Kaiher&Lisa:店員親切、空間相當舒適(燈具很漂亮)、窗外有綠意、餐點只有一種沒得選(定期更換)大花香腸:香菜口味不油膩(有加檸檬汁)忠誠號蚵仔煎:金黃紮實不難吃,可惜殼沒挑乾淨
2017.03.11
很開心跟一陣子不見的陳阿花從大橋頭站走去保安街的保安捌四聊天,現場寄賣一本名叫[對不起讓你擔心了]的小書,以兔子為第一人稱敘事,令人鼻酸。回程步行至台北車站,順道一瞥機場捷運大廳,明亮挑高還有竹子點綴,略具和風。
—
My first time wearing this beautiful purple scarf from April Lee! However it’s hard to look as cool as her even when we wore the same scarf.
2017.03.05
恭喜美麗的子苓&Allen,米奇米妮棒棒糖超可愛,祝福你們甜甜蜜蜜幸福美滿 : ) -
-
小電梯大啟示
過去的某個早晨,小明進入空無一人電梯後門正要合上,警衛突告知後面還有人,一秒後一名女子即快速步入電梯。
電梯二度要關門之際,警衛忽地伸手進電梯刷卡按樓層,接著進入一位男子。
「原來有幫忙刷卡的服務,怎麼剛剛沒幫我刷呢?」小明暗忖。
五秒後女子步出電梯,電梯內只剩小明和男子,小明較靠進門口,男子則在他左後方。想照鏡子的小明不好意思直接180度向後轉,於是先優雅地微笑著(頸部以下儘量不動站姿端莊)將頭轉向右後方以檢視自己的右側臉,
轉回正面後,以同樣方式照了自己的左側臉。
與男子目光短暫交會時,小明隱約覺得男子有話想說,但無暇多想。小明出電梯後,發現剛剛的男子不小心跟自己出了電梯,這會兒正趕忙回到電梯內往他真正的目的地去,
而就在此時小明才驚覺,這位男子好像是OO長。
「我怎麼沒有跟長官問好呢?」小明有點懊悔,也檢討起自己隨心情與對象打招呼的習慣,
以後遇到類似場合,不管認不認識都該好好打招呼才是,以有效避免尷尬與遺憾,並維繫和睦的人際關係。
-
賣場趣聞
在全聯看到一位爸爸用購物推車運著兩名稚女,
大女兒坐在兒童位嘰嘰喳喳,小女兒則趁父親不查,一腳已翻出推車外,正投奔自由。
爸:「你問題真的很多!」(對大女兒說)
大:「誰?我嗎?」(天真無辜)
爸:「你媽在上班啦!」下個瞬間,爸爸驚覺小女兒正在攻擊賣場上用保潔膜與保麗龍盒包裝好的香蕉,急忙阻止:「不要戳了!爸爸已經買了!不要再戳了!」
待我走遠後又聽到大女兒的聲音:「爸爸我也要拍西瓜!」(爸爸為了挑選西瓜而拍打)
挺好奇如果帶女兒來賣場的是媽媽或是全家出動,會不會聽到更有趣的親子對話呢。 -
通曉人語的彈跳大蝦
昨天夢到一隻彈跳力超群的大蝦,能從小水族箱內跳到隔壁的床上,再從床上跳回水族箱,如此反覆數回。最厲害的是似乎通曉人語,能用觸鬚表達他的意見。